要知道,中國職業(yè)足球聯(lián)賽歷史上觀眾人數的紀錄,就是誕生在這座球場。2012年,江蘇舜天對陣廣州恒大,65769名球迷涌入南京奧體中心體育場。只不過那支江蘇舜天,早已退出了歷史舞臺。也許,正是那段冠軍記憶的余溫,讓“蘇超”成為重新點燃江蘇足球熱情的火種。
觀眾多,但票價低,早期的蘇超比賽甚至免費送票,如今最高票價也不過二十元,相比部分中超球隊上限千元的票價,幾乎是“白菜價”??杉で閺膩聿淮蛘邸?磁_上的吶喊聲、助威聲,讓人感受到的是最真摯的足球熱愛。球賽火了,城市也跟著熱了。從球場到夜市,從地鐵口到酒店,“蘇超經濟”在快速生長。賽事流量不斷轉化為消費增量,實現(xiàn)了“1元門票帶動7.3元周邊消費”的杠桿效應。
如今,“粵超”“蒙超”重新上線,“川超”“贛超”“湘超”和“瓊超”也迅速來襲,都想復制這場“從草根到現(xiàn)象”的奇跡。但能否復制成功,不僅取決于足球水平,還取決于地方經濟、消費能力和文化氛圍。
江蘇省擁有全國最多的百強城市,也是貧富差距最小的省份。經濟體量、體育基礎和球迷文化,正是“蘇超”能夠爆紅的底氣。不過,當蘇超的影響力越來越大,它可能也站上了職業(yè)化的十字路口。第一屆“蘇超”足球賽還未收官時,“蘇超”籃球賽也開始了,就連第二屆“蘇超”足球賽的部署工作也已經在進行。我們不妨借著最近大家討論的焦點思考下,未來“蘇超”到底該如何發(fā)展下去?有人說,引入職業(yè)球員能提升比賽質量、擴大影響力;也有人擔心,這會讓它變成“小中超”,失去原本的草根氣與生活感。如果未來中國的足球體系也出現(xiàn)“雙軌制”——中超作為精英聯(lián)賽,省級城市超級聯(lián)賽作為全民聯(lián)賽,或許是中國足球的一種理想生態(tài)。一個追逐冠軍,一個守住熱愛。當然也要給更多像武之程這樣優(yōu)秀的球員提供更大的平臺。蘇超的未來,不是“要不要職業(yè)化”的問題,而是如何在職業(yè)化與草根之間找到平衡。畢竟,大多數觀眾真正追逐的不是金元堆砌的舞臺,而是那份讓足球回到城市、回到社區(qū)的煙火氣。參考資料:1. 南京市政府辦公廳:《“蘇超”激活南京消費新鏈 單日最高帶動超10億元銷售額》2. 人民網:《六大熱詞解鎖“蘇超第二現(xiàn)場”》3. 南方網:《“蘇超”泰州隊是“雇傭軍”?官方回應:完全合規(guī)|破謠局》4. 江蘇廣播:《新任江蘇省省長,對“蘇超”作出新部署!》5. 環(huán)球網:《“蘇超”泰州隊17歲小將,踢入中超一線隊》數據新聞編輯:文利新媒體設計:苗奇卉校對:盧茜
相關直播
暫無相關直播
相關錄像
相關集錦
相關短視頻
回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