讓我們回到故事的起點。高中時期的小波特是全美公認的第一人,風頭無兩。他的天賦構成,確實與年輕的杜蘭特有諸多神似之處:無解的錯位進攻:作為鋒線球員,他擁有內線的身高,卻具備后衛(wèi)的投籃技術和協(xié)調性。面對比他矮的防守者,他可以直接干拔,投籃點之高讓對手望塵莫及;面對比他慢的大個子,他可以利用腳步和爆發(fā)力輕松突破。這種“無視環(huán)境”的得分能力,是巨星胚子的最顯著特征。
絲滑的投籃手感:他的跳投動作流暢自然,出手點高且速度快,無論是在接球投籃還是自主創(chuàng)造空間后的跳投,都極具威脅。在健康的賽季中,他的三分命中率常年維持在40%以上,這正是現(xiàn)代籃球中最致命的武器。與生俱來的得分本能:小波特對得分有著天然的嗅覺,他不需要復雜的戰(zhàn)術體系,僅憑個人能力就能在一段時間內連續(xù)取分,這種“得分爆炸力”是球隊打破僵局的利器。在丹佛掘金隊,作為尼古拉·約基奇身邊的二號或三號攻擊手,他完美地扮演了空間型終結點和關鍵時刻得分手的角色。當約基奇吸引包夾,小波特獲得的空位機會,幾乎等同于“送分”。然而,通往巨星的道路從不平坦。小波特的生涯,始終與幾個巨大的問號相伴,這些“魔鬼”正蠶食著他的上限。
相關直播
暫無相關直播
相關錄像
相關集錦
相關短視頻
回頂部